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设立迁移监督委员会,监督迁移东南沿海厂矿至西南大后方。到1940年底,内迁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7.09万吨,技工1.2万余人。该年底,迁移厂矿已大部分复工。大批工业的内迁在战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平衡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格局 | B.便利了官僚资本控制经济 |
C.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 | 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④① | D.③④②①![]() |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径直3里,横约2里,周11.2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商埠之开辟是根据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二十一条”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