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是(图例中农业税要加点区别()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税不断稳步增长
C.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高
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在十八世纪末年的中国,纹银一两兑换制钱七八百文,19世纪初年,为一千文上下,1821至1838年,由一千二三百文,以至一千六百余文,四十年间,银价上升一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A.中国白银产量锐减 B.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C.鸦片走私入口激增 D.富有之家囤积白银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 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B 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C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 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