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冯兆基认为:“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和黄遵宪等人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材料反映了清末
A.维新派提倡的民主是强调个体的尊严权利 |
B.梁启超眼中的民主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 |
C.维新派对民主的多元理解 |
D.民主是立宪政体的核心思想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谈论神与人的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
C.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 D.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的贡献比孔子大 D 朱熹的理论比孔子学说更科学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