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和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下题。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
B.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
C.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
D.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
两个省区新出生人口近年来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有
A.我国人口基数开始大幅度下降 |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 |
C.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人口政策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 |
D.子女的抚养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 |
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 D.人工考察 |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十五”期间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东至上海市,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共9个省区市,管道全长4000公里。完成题
1.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经过的省区
A.江苏B.浙江 C.西藏 D.广东
2.两工程建设共同具有的意义是
A.资源的合理调配B.缩小东西差异C.民族团结 D.缩小南北差异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题。
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B.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C.使用无汞电池D.产品过度包装
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图12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题。
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B.b、a、cC.c、b、aD.c、a、b
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
3.造成图中②、④两地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市中心远近B.交通通达程度C.环境质量D.收入水平
图11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完成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