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 B.气候条件 | C.社会经济条件 | D.人口分布 |
农业部门在粮食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人口学家一般将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在50%以下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是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
我国人口红利期大约持续( )
| A.5年 | B.15年 |
| C.35年 | D.65年 |
以下措施不利于我国实现人口红利的是( )
| A.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
| B.提高劳动生产率 |
| C.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 |
| D.限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小题。
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
| A.出生率下降 |
| B.自然增长率下降 |
| C.死亡率下降 |
| D.人口总数上升 |
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 A.就业压力大 |
| B.养老负担重 |
|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
| D.劳动力短缺 |
图a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5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图a 图b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
| B.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丙 |
| 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
|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
图b为“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示意图”,下列关于图a、图b对应情况判断合理的是( )
| A.甲国处于B年份 | B.乙国处于A年份 |
| C.丙国处于C年份 | D.丁国处于D年份 |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读图,完成小题。

图乙中的三种人口类型中,增长特点与图甲中的阶段④一致的是( )
| A.a | B.b | C.c | D.都不是 |
图乙中,a图所示人口类型的增长特点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回答小题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
|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
|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
| 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
|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
|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
|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