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材料二 图示区域气候资料表
(1)描述图示区域耕地分布特征,并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析该区域在棉花生长早期广泛使用地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残留塑料地膜对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B表示____,C表示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过程有关。,
图为“2010年4月16日2时我国的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2)图中的AB天气系统是,请把该天气系统的剖面图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3) AB天气系统在季对我国影响最大,它为我国带来天气。
(4)图中D天气系统称为,该天气系统一般产生在____,习惯称之为。
把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方向画在下图中。
(5)D天气系统对我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如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1)诗中所述岩石是,按成因属于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高原。
读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全国和河南省城镇化增长率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近年来河南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确保耕地保有量稳定。
(2)从河流特征角度分析,①②两水库对其下游河段在河流治理方面所起作用的异同。
(3)指出甲地在农业生产中因灌溉不当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图甲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图乙为大庆市2009年及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图。
材料二:世界有三大黑土分布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1)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归纳世界黑土区的共同分布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3)简述大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就图中反映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