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珠三角农业类型的转化及其主要区位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近地面的气压,气压值较大的是,B地空气下沉的原因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 ______
(3)如果图中A、B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地区且是白天,则B地应该是_________地区(陆地或和海洋),此时风向为_______。(A:从陆地吹向海洋、B:从海洋吹向陆地)

读该图(等压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①②③点的气压大小关系为
(2)A、B两地受热的是,A地空气(上升/下沉),B地空气(上升/下沉),AB两地之间的空气运动方向为
(A指向B、B指向A)

图10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1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图10中b—c对应图11中的时段是,d—a对应右图中的时段是
(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的时段是(用字母表示)
(3)图10中,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小的时段为(用字母表示)
(4)图10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的时间是(用字母表示)
(5)图10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用字母表示)
(6)图11中,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段是
(7)图11中,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段是

读图(地球俯视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点C的地方时为时,点A地方时为时,点A的昼长为小时,日落时间为时。
(3)A、B、C、D四点中,正值日出的是点,处于昏线上的点有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的点是,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为。北京正午时刻旗杆的影子朝向是(向北/向南)。

读东亚工业区域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的分布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 从自然条件考虑,A国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
(2)20世纪60--70年代以来,A国工业由密集型转向密集型。
(3)这种产业转移对A国、B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好处?

(4)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国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