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珠三角农业类型的转化及其主要区位因素。
图 8 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 15分)
(l)此时的日期是,节气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甲点的昼长为时,极夜的范围是;
(4)这一天图中乙点的昼长是小时,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时,北京时间为时;
(5)这一天后,云龙一中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变大、变小),昼长将(变长、变短);
(6)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近日、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
(7)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将向(东、南、西、北)方向偏。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以1110km/h的速度所在沿纬线飞行到达N点,所用的时间为 小时。
⑵.若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 B.先东北再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东南再东北 |
⑶.若飞机从M点起飞,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丽丽同学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的北面是一连绵的山地。一条河流从山中流出,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村庄的东面,有一南北狭长的池塘,周围是大面积的稻田。村庄西南面距离村庄约500米处,一条干道公路自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那是通向县城唯一的公路。”根据丽丽的描述,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下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
(2)按照给出的图例,补画出材料中的划线内容。
(3)该图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A.I:500 000 | B.1:50 000 |
C.1:10 000 | D.1:100 000 |
读图,回答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答:。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_______,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中最佳的是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