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
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
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
D.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地形所致 |
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与该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A.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 |
B.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
C.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 |
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
红海处在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
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①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②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④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⑤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A.①和③ | B.②和④ | C.④和⑤ | D.①和②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 | B.全球共分为七个板块 |
C.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岛弧 | |
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是()
A.大西洋 | B.北冰洋 | C.太平洋 | D.印度洋 |
有关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有是()
A.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 B.位于巴拿马境内 |
C.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 D.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