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国家西部是集约式绿洲农业区,是该国重要的农业区,中部是山岳地带,属传统农业区,东部为林地农业区。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简述西部灌溉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措施。
(3)分析西部灌溉区成为该国重要农业区的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示区域名为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⑵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 ,交通区位优势是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1990-2009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2)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

32.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共14分)
调查研究·南水北调“如何调?
中新社南京2009年2月11日电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应对大旱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如何调水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区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单位:亿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30年
需水量
生活用水
61.51
81.32
130.94
工业用水
108.99
128.60
204.42
生态用水
18.8
31.33
39.96
可供水量
104.35
98.36
94.99

材料三

(1)该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①选择调水线路;
②确定调水季节;
③合理使用分配水源等问题。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正确匹配各问题需要的材料。
,②,③
(2)通过材料三可显示出北方季节缺水,长江季节最适宜调水。怎样解决调、需水之间的季节差异?
(3)分析材料二从改善用水结构的角度考虑,城区节水重点应在于(多选)
A.生活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用水 D.农业用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