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
0.196 |
0.392 |
0.588 |
0.784 |
0.98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②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该纸带是采用(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③如图丁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和小车受到的外力F的关系时,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a-F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条倾斜的直线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相等 |
B.三条倾斜的直线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不同 |
C.直线1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最大 |
D.直线3所对应的小车的质量最大 |
(2)某同学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a-F图线如图c所示,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用如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的操作方法是:把(填“A”、“B”、“C”或“D”)放入到圆形钢管内,并尽量把它们拉开到最大位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甲图)测量圆形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 _________cm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共6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S1="1.40cm" 、S2="2.90cm" 、S3="4.38cm" 、S4="5.88cm" 、 S5=7.39cm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E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两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速度 |
vB |
vC |
vD |
vE |
数值(m/s) |
0.364 |
0.513 |
(2)将B、C、D、E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画在答卷中的直角坐标系中)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选“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所取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求出加速度a=m/s2,打印计数点4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V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