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至“谷雨”时节,兰州市什川“中国第一古梨园”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壮观,构成了兰州市四十里黄河风景线一道独特的美丽图景,游客走近时,迎面扑来梨花香.这说明( )
A.分子是可分的 |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m |
8 |
14 |
A.物质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
B.石墨能导电-----可做铅笔芯 |
C.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工业炼铁 |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
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
C.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室外 |
D.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过氧乙酸常用来配制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 |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3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C.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
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