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除杂剂不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足量生石灰) 铜粉中混有铁粉(足量稀硫酸) N a N O 3 溶液中混有 A g N O 3 (适量 N a C l 溶液) K O H 溶液中混有 K 2 C O 3 (适量澄清石灰水)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A.制氢氧化钠 B.制氯化铜 C.制二氧化碳 D.制生石灰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与过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剧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子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B.在化学变化里,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