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分析表格信息回答
|
平均坡度(°) |
平均海拔(m) |
占用耕地 |
0.94 |
674.46 |
增补耕地 |
8.40 |
1830.19 |
A.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B.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可大区域开垦
D.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有利于保持水土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据图可判断
A.智利与阿根廷以河流为国界 |
B.圣地亚哥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C.智利的水能和太阳能丰富 |
D.葡萄产区分布在三角洲 |
甲处附近的河流
A.冬季气温较低融雪少出现断流 |
B.夏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为丰水期 |
C.落差小流速较缓 |
D.大致自西向东流 |
该地区酿造的葡萄酒广受欢迎。影响其葡萄品质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源 | C.市场 | D.交通 |
下图为东北地区干湿地区分布界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甲、乙两地分别是
A.湿润区、半湿润区 | B.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
C.半湿润区、湿润区 | D.湿润区、半干旱区 |
该地理界线的变化可能导致东北地区
A.森林面积扩大 | B.积雪融水量减少 |
C.灌溉耗水减少 | D.沙尘暴次数减少 |
下图为1996 - 2008年福建省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GDP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等)变化曲线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对图中曲线判读正确的是
A.①人口数量②耕地面积③ GDP |
B.①耕地面积②人口数量③ GDP |
C.①人口数量②GDP③耕地面积 |
D.①耕地面积②GDP③人口数量 |
据图文资料可知,福建省
A.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 |
B.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始终快于GDP |
C.上世纪90年代末人口出现负增长 |
D.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造成耕地面积变化 |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不可能使
A.城市等级快速提升 | B.城市地域结构更合理 |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D.城市化进程加快 |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地上午某时刻地表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获取该地区地表温度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关于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当地的冬季 |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C.甲地适宜修建河港 | D.乙地可能为工业区 |
几十年来新加坡实现了多次产业升级,逐渐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苏门答腊岛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6、7月份该岛的农民烧芭蕉林清地,使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深受烟雾的困扰。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与导致烟雾扩散的气流方向关系最密切的是
A.洋流流动方向 | B.地形分布特征 |
C.植被覆盖面积 | D.风带季节移动 |
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
A炼油、造船→纺织食、食品→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B.炼油、造船→纺织、食品→金融、信息→制药、电子
C.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D.纺织、食品→炼油、造船→金融、信息→制药、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