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都理想),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⑤ | D.③、⑤ |
右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
B.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C.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和3 |
D.结构1、3在行使其功能时一定有水生成 |
通过显微技术破坏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观察该细胞,预测结果
A.细胞正常分裂 | B.产生多核细胞 |
C.不能形成纺缍体 | D.着丝点不能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