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

金属离子
浓度(mmol/L)
相对活性(%)
草鱼

鳝鱼
Na
30
100.83
101.47
96.03
Zn2
1
112.38
116.06
158.13
Ca2
5
65.21
96.18
88.18

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B.将宰杀后的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
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
D.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 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 调节。
(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因其中抗体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 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
(3)根据以上理论,推测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受体的问题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1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右上图框中画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 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4)在玉米DNA中有PEPC基因(下图为该基因结构示意图,由能够编码氨基酸序列——外显子(J、L、N区段)和不编码氨基酸序列——内含子(K、M区段)间隔而构成),其编码的PEPC酶能增加气孔导度,从而增强光合速率。

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②若PEPC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PEPC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填字母)。
③利用基因工程工具将PEPC基因从玉米DNA中分离出来,则玉米的该DNA上会多出现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1分)I.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⑴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的影响。
⑵图甲中,可通过改变改变光照强度。
⑶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⑷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单位的二氧化碳。
⑸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个高度将
II.假定在30℃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O2变化量(㎎/100㎝2叶·小时)
-4
-2
0
2
4
6
8
10
12
12

上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O2的释放量。
(1)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2叶片共吸收的CO2量是mg。
(2)将该植物叶片处以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

图一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另有对照实验,在30℃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以每一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达。研究结果如上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左右。你应用的实验依据是

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工、Ⅱ、Ⅱ。片段(如下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Ⅱ。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理由是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一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理由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①F1雌×亲代雄、②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工区段还是位于
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基因型。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

(16分)I.如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____等化学物质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图中所示①②③活动中,①②的信息传递与③相比(填“缓慢”或“迅速”或“无法比较”)。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体温调节涉及的①②③活动有
(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h,B处给予恒定刺激,c处为电流表信号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h条件下c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上表所示,从中可以看出Ach(的浓度)不影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析原因是。实验中为什么要除去突触小泡?____
Ⅱ.在30℃条件下,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某化合物注射到兔子体内,检测发现,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强,到第三天达到最强,从第4天开始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含量逐渐下降。
(1)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碘的化合物注射到兔子肌肉组织中,则该化合物在兔子体内被送到甲状腺细胞内的过程中,参与的内环境成分有;检测发现只有甲状腺才有富集放射性碘的功能,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2)如果从第四天开始,将该兔放在5℃环境中培养,检测其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降的速度,若与30℃条件下培养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