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向社会公布。这部“新拆迁条例”的草案于2010年1月29日和12月15日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于各方关心的拆迁补偿、公共利益的界定、征收程序、强制搬迁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新拆迁条例”的出台( )
①体现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有助于政府合理、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④有助于根除个别地方政府在拆迁中的“错位”现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
C.只要投身实践,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D.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也要投身实践 |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 看,这主要体现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 )
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君,舟也;民,水也。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根据材料回答20-21题。
20、这句古语体现的哲理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实践是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C.真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1、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
A.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B.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C.让人民群众追求真理,推动社会发 展 D.一切从实际出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物质决定意识 |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D.发展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