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
B.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
C.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
D.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右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 |
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 |
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 |
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
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