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甲图分析: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 中,与受体结合后使 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
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和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 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X激素的分泌量 。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 。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 ,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的稳态调节的调节方式有 。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从进化的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群______ ______不同。
(2)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
种信息。
(3) 下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E依次表示华南虎的、、。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_______。
(4) 如何解释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就变得异常困难:、。
(5)下面表格是某群落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情况调查表,单位102 kJ/(m2.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g |
Pn |
R |
|
X |
870.7 |
369.4 |
501.3 |
Y |
211.5 |
20.1 |
191.4 |
Z |
141.0 |
61.9 |
79.1 |
A.X、Y、Z分别代表甲图中的A、B、C,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较高,约为24.3%
C.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 ×104 kJ
D.由于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变化
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________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
有____、 ____(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________(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________ (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细胞(填名称),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_______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 _______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_______。艾滋病患者也不能进行图2所示的______免疫过程,因此其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植物体内的激素与细胞内激素受体蛋白结合后即表现出调节代谢的功能。下图为植物激素“乙烯”在细胞内的调节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⑴乙烯活性受体在植物细胞内合成的场所为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
⑵由下图可知,乙烯与活性受体结合后通过影响________过程而实现对代谢调节的功能。
⑶细胞结构Ⅲ在乙烯发挥生理作用的过程中起_作用。
⑷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小泡,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外排作用,分泌到细胞外。从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证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种生物膜在_____________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下面是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②在物资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_______________kg。
③C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若其含量呈上升趋势,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一不良影响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这一影响,你认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的种群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第三营养级有是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为大气中的CO2。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C在生态系统中的所属成分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①②③过程所代表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_________kg。
(4)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在最初一段时间风,F种群和B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