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研究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装置,玻璃罩内充满14CO2。选取生长良好、基本相同的叶片A、B,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蒸馏水处理,一段时间后对A、B叶片内的同位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黑点的疏密表示同位素含量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14C转移途径是14CO2→C3→糖类等有机物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调节养分运输有关
C.放射性糖等有机物分布不均匀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D.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生物工程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有关操作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
B.上述三条途径都可以得到相同的乙肝疫苗,其理论依据是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
C.②过程可利用土壤农杆菌对植物的感染特性将重组DNA导入植物细胞 |
D.用动物细胞培养获得产品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及生产实践应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豆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
B.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C.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 |
D.动物的性行为主要由性激素决定 |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
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完成功能时需要消耗ATP |
B.核糖体不是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
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
D.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
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释放到内环境中与突触后膜上受体发生结合 |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
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
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