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2日消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称之“Dysbindin—1”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存在于脑神经细胞的“突触”中。如果减少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在“突触”中接受信息的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反之,如果补充这种蛋白质,有关组织的机能将得到恢复,有关该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Dysbindin—1”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
B.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经过“突触” |
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种蛋白质 |
D.该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理论基础 |
由细胞质核糖体合成的DNA聚合酶要进入细胞核内参与DNA的复制,其进入方式是
A.自由扩散 | B.易化扩散 | C.主动运输 | D.非跨膜运输 |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
B.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脂质分子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运输时常常要被包装成可溶性物质,下列那种物质可能会参与包装过程
A.葡萄糖 | B.胆固醇 | C.血红蛋白 | D.核苷酸 |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 |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