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
| B.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 |
| 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
| D.多个来源于同一个B淋巴细胞的浆细胞只能产生同一种抗体 |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
| B.该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
| C.该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de段 |
| D.该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
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分离 |
|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
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
|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
|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
|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
|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
|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D.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