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会产生淡黄色沉淀,继续通入则会产生黑色沉淀 |
B.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常用蒸馏法 |
D.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
②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③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④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⑤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⑥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所称药品均可放在纸上,并置于天平的左盘
⑦测定溶液的PH时,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⑧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故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⑩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1 KMnO4溶液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 I一(aq) I3一(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表:
t/℃ |
5 |
15 |
25 |
35 |
50 |
K |
1100 |
841 |
680 |
533 |
40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一(aq) ![]() |
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
C.在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
D.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 |
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 |
B.c(H+)=10-12 mol·L-1的溶液:ClO-、 Ca 2+、Mg2+、NO3- |
C.pH=2的溶液:Fe2+、SO42-、K+、NO3- |
D.滴入石蕊变红色的溶液:NH4+、Cl-、Na+、SO42- |
下表为第2、3周期某些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原子半径/![]() |
0.73 |
1.30 |
1.34 |
1.06 |
0.99 |
1.54 |
0.75 |
1.02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
+2 |
+1 |
+5 |
+7 |
+1 |
+6 |
||
-2 |
-3 |
A.③和⑤处于同一周期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大于⑧ |
C.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的酸性最强 | |
D.①与⑥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
右图中,M、N为含X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则X元素为
A.Fe或C | B.Cu或Fe |
C.N或S | D.C或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