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后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 B.封建王权的强化 |
|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D.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下列措施,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一项是()
| A.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 B.西汉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
| C.西汉初,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
| D.西汉初,政府对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 |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 A.魏晋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
|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
|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
|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