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新航路开辟后产生了“商业革命”,它的主要表现是
①市场和贸易扩大②证明了“地圆学说”③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④天主教在拉丁美洲开始传播⑤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②④ |
2009年7月,中国海洋事业60年成就展在广东珠海拉开帷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洋经济、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成就。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 | 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 |
| 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 | 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 |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 A.隋朝长安城 | B.唐朝长安城 | C.北宋汴京 | D.明朝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