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反对古典希腊文化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D.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B.“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它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张骞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常爱国运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