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姓名 |
生卒 |
家庭背景 |
事迹 |
宋玉琳 |
1879-1911 |
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
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
程良 |
1883-1911 |
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 |
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
石德宽 |
1885-1911 |
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 |
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 )
A.国际贸易的发展 |
B.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
C.武力威逼、殖民统治 |
D.交通和通讯工业的进步 |
(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对派大为惋惜的使,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
C.资本主义生产布需要民族基础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以进入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当中 |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 |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⑴火车⑵轮船⑶汽车⑷飞机
A、⑴⑵ B⑵⑶ C、⑴⑵⑶ D、⑴⑵⑶⑷
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马克思说的“现在”是指()
A.新航路开辟的时期 |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
C.工场手工业时期 | D.工业革命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