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4年10月 |
1935年10月 |
1937年9月 |
| 主要 史实 |
成立于江西瑞金 |
撤离江西苏区 |
转移至陕甘苏区 |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
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全部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初犹缓缓,数秒后即如奔马不可遏,车外屋舍、树木、山冈、阡陌皆疾驰而过,不可逼视。”清朝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下了他1866年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乘坐某交通工具时的感受。该交通工具最有可能是…()
| A.汽车 | B.电车 |
| C.火车 | D.马车 |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 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
|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
19世纪的英国人“以分钟、秒为单位”,“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是生活节奏加快 | B.工业革命导致时间观念加强 |
|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工人压力增大 | D.社会进步促使人们观念更新 |
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
|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
|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
| C.第③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
| D.第④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