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CIPL)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 CIL19),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双重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
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
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③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④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作为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有的态度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与我无关 |
B.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C.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
D.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 |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________的精神。( )
A.团结统一 | B.勤劳勇敢 | C.自强不息 | D.艰苦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