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2012年,纽约中国龙年新春音乐会、悉尼春节大巡游、中欧文化对话年、中韩友好交流年、中泰一家亲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展开.吸引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关注。
(1)运用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理解。(6分)
材料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将于2014年3月28日至4月14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办,为期18天。本次清明文化节将为大家展示一场文化盛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场景美轮美奂;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再现汴京繁华;大型民族史诗震撼马战《岳飞枪挑小梁王》、“铁塔传奇”光影秀等演出等系列文艺展演更是为今年的清明文化节增添了精彩的看点。而这些节目的制作,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
材料二: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我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唯有此,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请回答: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为了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5月15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7月13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50项。11月8日,国务院下文取消和下放68顼行政审批项目。以上被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27项是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此外,国务院对取消和下放的125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1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国务院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的理论依据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部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八大要点之一就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动城乡发展向一体化目标迈进的。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在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是如何打好“文化牌”的。
材料一我国2009—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
注: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贸易强国仍然任重道远。我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较低,拥有自主品牌较少,营销网络不健全,出口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