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能量越高 |
D.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小,其能量越高 |
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把人射光的条件改变,再照射这种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可能不产生光电效应 |
B.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减少 |
C.若改用一束红光照射,则不产生光电效应 |
D.若改用一束蓝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
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就应()
A.改用红光照射 | B.增大绿光的强度 |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 D.改用紫光照射 |
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
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
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
B.光波频率越高,波动性性越明显 |
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
2005年7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中一只飞鸟撞上了航天飞机的外挂油箱,幸好当时速度不大,航天飞机有惊无险.假设某航天器的总质量为10 t,以8 km/s的速度高速运行时迎面撞上一只速度为10 m/s、质量为5 kg的大鸟,碰撞时间为1.0×10-5 s,则撞击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A.4×109 N | B.8×109 N | C.8×1012 N | D.5×10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