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拉美——欧盟峰会一致同意建立新型的跨地区战略联盟,促进市场开放,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1)欧盟加强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是在践行欧盟:     (    )(4分)

A.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与贸易的宗旨
B.促进和平,确保基本价值标准的宗旨
C.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D.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减少壁垒的宗旨

材料二 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落下帷幕。论坛期间,中欧双方代表围绕“谋合作求共赢:推动中欧关系新飞跃”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到了增进了解、凝聚共识的目的。坛交流使双方都深刻意识到,中欧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彼此,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中欧关系中合作共赢的特征将更加突出。
(2) 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欧经济关系?(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活动丰富的温州文化礼堂,正悄然改变着温州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温州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充分整合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爱家园讲公德,遵守职业道德、信守家庭美德,共建文明社区”专栏,动员全体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四德”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在居民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集中宣传自觉遵守和维护“四德”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进行正确引导,扩大社会影响。对不遵守“四德”的不道德行为,及时予以曝光,扬善惩恶,扶正祛邪。
结合材料,运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文化礼堂是怎样改变着温州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

材料一越剧创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根据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春琴抄》改编为越剧《春琴传》。它将日本音乐风格元素与传统越剧曲调相结合,采用了精美绝伦的舞台舞美设计,用最时尚的方式演绎最传统的越剧,让人看到了越剧艺术的有益探索。著名戏剧评论家称赞该剧是“把越剧推向世界的伟大实验!”
材料二近年来,S市高度重视越剧产业发展,通过激活民间演艺市场,越剧越唱越火。2013年,该市共有民营剧团近100个,从业人员超过4500人,拉动当地道具服装、演出培训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年总收入达近亿元,越剧产业成了当地的支柱性文化产业。
(1)结合越剧《春琴传》的艺术探索,简析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文化创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越剧产业发展对S市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文明因多彩而美丽。中国先贤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歌唱“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的《光辉岁月》唱道:“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材料二近年来,汉语词汇“走出去”日益激增,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已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汉语在进化中也不断“引进来”,引入了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出现了诸如GDP、卡拉OK甚至3G、AA制、GB(国家标准)等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等构成的字母词,使得汉语更具生机和活力。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简述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运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说明汉语词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意义。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为此,浙江省于2013年底作出了“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大决策,描绘了清晰的治水路线图:三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为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浙江省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一个全社会参与美丽浙江建设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1)运用“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知识,分析浙江省“五水共治”路线图的合理性。
(2)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王认为,“五水共治”,政府应担负起主要职责,我们普通公民与此关系不大。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小王的观点。

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