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某教授认为,汉语的危机,并不是普通话的危机,而是另外两个危机:一是方言的流失。上世纪80年代他初到北京时,经常听到“劳驾”、“借光”、“盖帽儿”之类的词,现在几乎听不到了,很多原先挂在人们口头上的方言都消失了。二是古汉语的流失。他认为,年轻人的古汉语阅读和使用能力在普遍下降。
对于方言流失与古汉语流失的危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听了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的声明,观众的怒火像山洪爆发一样不可遏止。本来,旧标准荒唐,挨批评,难实施,改了就是,没准还能博得闻过即改的赞誉。可是,像主办方这样怕别人批评而掩盖自己的错误,甚至说媒体造谣,问题就严重了。为了对于读者负责,也为了本报的声誉,我们今天把原始资料公之于众。相信公众自会判断。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
错别字更正
(2)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代划横线的部分。
成语
(3)加点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改正:

从5月1日起,将实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驾与飙车入刑定罪。在现行民事法律框架中,劝酒、灌酒造成侵权行为,以连带责任追责赔付。交警部门为了进一步遏制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发生,向社会征集酒驾警示语,张贴宣传。请根据下面设定的对象,拟写恰当的警示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格每句不超过15字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放线菌”(不超过40个字)
放线菌的细胞一般呈分枝丝状,因此,过去曾认为它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其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线菌无非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主要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主要以孢子繁殖。据研究,在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孢子数一般在一千万左右。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1978年的统计,在当时已发现的5128种抗生素中,有3165种为各种放线菌所产生。另外,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极少数的放线菌才对人类构成危害。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200字

根据下列特定情境,按要求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片断作文。
春天里,校园中,绿肥红涨,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请用诗人和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感悟这份美。必须运用描写和议论的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