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中国梦,必须建设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于每年春节期间在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访演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
(1)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思维创新的过程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但也存在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作品盯着金钱,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有的胡编乱造,粗制滥造,颠覆历史、经典;有的搜奇猎艳,捕风捉影,迎合低级趣味;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等等。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文艺界有识之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他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人民需要文艺,中学生也离不开文艺。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广大中学生的热切关注。某校高三(2)班学生召开了以“享受文艺,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存在的原因。
(2)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理由?
(3)假如你在班会上就该主题发言,请列出要点,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解读。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有人认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就是建立法治政府,排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请谈谈你的认识。

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李克强总理在9次国事访问中都积极推销“中国高铁”,频繁亮剑国际市场的中国高铁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中国高铁“战略方向”、“合作方式”的经济意义。
(2)联系材料,谈谈如何应对中国高铁建设“面临的挑战”?

材料一: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有100家,其中88家为国有企业,中石化以4572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居全球第三。但中国上榜企业多属能源、矿产、银行等国有垄断行业,来自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对较少,赢利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中央领导人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负责人薪酬结构不尽合理、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反腐败机制不够健全等。国企负责同志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
阅读以上材料内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提出针对性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2013年末以来,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
材料一:下表2006-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亿元)

材料二: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后,各级政府按照“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的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展开了“五水共治”攻坚战。企业家、学者、居民、志愿者纷纷献计献策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
材料三:从再生造纸起家的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十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术和配套设备,破解了污泥干化处置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B集团不仅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得到社会认可。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3)结合浙江经济和治水现状,根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阐述公民在“五水共治”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