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树立竞争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时说: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申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在一个新高度、新准则的前提下进行保护。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河南申遗代表团承诺“不会对遗产地进行项目开发”,这是一种非常理智的态度。
材料二 2009年,大理市国道214线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部门和施工方擅自施工,在南北城墙分别开挖施工便道,穿过大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关遗址,造成龙首关南北两道城墙夯土墙体损坏约30米。
曾候选2009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江苏古运河畔的镇江千年粮仓,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别意义。2010年7月,这处遗址竞成建筑工地,镇江千年粮仓遭遇 “强拆”。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的理解。
(2)针对文化遗产被破坏现象,你认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保护?请对我国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中的“五个坚持”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年关刚过,“用工荒”又一次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小李是高三文科班学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收集了许多资料,并设计了一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答。
材料一: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材料二: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是属于传统产业的服装厂,现在浙江本地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人工资待遇要求高,又想轻松,企业管理难度很大。有时工人工作不认真,产品品质控制不好,企业想通过罚款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可一罚款工人就走人不做了,加剧了企业用工难题。做企业真的好难!”
材料三:在众多知名企业面临“用工荒”的同时,却有大量的求职者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究其原因,要么是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么是工作责任心不强,频繁跳槽,企业不敢录用。
⑴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和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图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企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12分)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作为求职者,该怎样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材料一:杭州某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扎扎实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边排边整、边整边固”的工作思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外来人口管理、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权利保护问题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该区以社区为基点,打造文明祥和社区。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邻居节”等活动,让居民感受“远亲不如近邻”的氛围,增进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和睦邻关系;主动关注社区困难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组织“老娘舅”、“平安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在矛盾调解、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⑴有人认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⑵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分析该区的做法。(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材料二 2010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其第四部分“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中指出,“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由于历史上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使新疆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新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样、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多年来,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保护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珍贵文化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木卡姆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2005年‘中国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应当怎么样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重视和保护“木卡姆”等新疆民族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