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 )
|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
|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
|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
闵采尔农民起义的进步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天主教会在的德意志的统治 |
| B.建立了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 |
| C.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
| 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
西欧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手工部门的发展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 C.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作品的题材大多是 ( )
| A.宗教 | B.现实生活 | C.社会改革 | D.英雄人物 |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的“十字军东征”。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 )
| A.东正教 | B.伊斯兰教 | C.犹太教 | D.佛教 |
下列人物、思想或者举动被称作宗教“异端”的是 ( )
①法国“纯洁派” ②主张教士用民族语言传教
③英国人胡司把《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 ④加尔文在法国宣传路德的主张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