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 ,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