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既值得留恋,也值得检讨。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是因为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明末冯梦龙在小说集《醒世恒言》写到:“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

A.是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可作为研究明代文学的直接材料
C.是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说明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提高

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B.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C.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D.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学创立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