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 B.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
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 D.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
下项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甲午战争后发展情况比较好 | B.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
C.国民政府成立初发展比较顺利 | D.抗日战争胜利后明显好转 |
一战期间中国很多发展迅速的民族企业在一战结束后却迅速衰落了,这主要说明了()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 | 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 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了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B.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
下列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电灯④ 汽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选项中属于荷兰的殖民活动方式的是 ( )
A.建立殖民帝国 | B.组建商业公司 | C.进行海盗劫掠 | D.展开黑奴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