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细胞中某条生物反应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酶,A、B、C代表不同的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a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
②若B大量积累,则很可能是b和c的催化反应被抑制所致
③当乙图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④酶活性在t2时比t1时高,故此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
| B.“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
|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
| 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 |
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
|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
|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
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A.②③①B.③②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
|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
|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
|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
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
| B.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 |
|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
|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