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 mol |
12.5 mol |
15 mol |
30 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 mol |
6.5 mol |
6 mol |
0 mol |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a浓度时有氧呼吸为0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l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时
A.消化道内食物尚未消化 |
B.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
C.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
D.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在
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
B.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D.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
水果储藏保鲜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 |
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