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 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 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 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 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
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增长 |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
2010年夏秋之交爆发的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菌含有DNA的细胞核
B.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结膜到达血液中,说明它能够抵抗溶菌酶的消化降解
C.细菌和病毒共有的生物元素是C、H、O、N、P
D.细菌一般可在特定培养基上培养,而病毒一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