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DNA复制 |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
C.[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 D.氨基酸脱水缩合 |
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刺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2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 | 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 |
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反射弧 | 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0.12 m/s |
基因治疗的目的就是把下列哪种分子或物质插入细胞来治疗遗传疾病
A.隐性等位基因 | B.显性等位基因 | C.生长激素 | D.正常等位基因 |
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如今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
C.若反复感染该病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