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接种流感疫苗后,人可终生免疫 |
| B.人体抵抗进入体内的流感病毒,既可经过体液免疫,也可出现细胞免疫 |
| C.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 |
| D.流感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一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二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

| A.(1)(2)(3)(4) | B.(3)(2)(4)(1) | C.(3)(4)(1)(2) | D.(4)(3)(2)(1) |
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通过缩合而形成蛋白质分子,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数目是( )
(1)
(2)
(3)
(4)
(5)
(6)
| A.1个 | B.3个 | C.4个 | D.至少3个 |
19世纪科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其意义在于( )
①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②明确了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
③揭示出细胞的统一性 ④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
|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
|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
|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
| B.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 C.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
| D.转换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