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C.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2-3-11所示,在t="0.25" s时刻,x="2" m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3-11
A.该横波的振幅是5 cm | B.周期为2 s |
C.波速是4 m/s | D.t="0.2" s时刻,P点振动方向向上 |
在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v="4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30" m处,如图12-3-10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3-10
A.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x="30" m处的质点在t="0.5" s时位移最大 |
C.x="20" m处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0 Hz | D.接收器在t="1"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
如图12-3-9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图象,经过Δt="1.2" s时刻,恰好第三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根据以上信息,下面各项能确定的是()
图12-3-9
A.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 B.经过Δt="0.3" s时间,质点P通过的路程 |
C.Δt="0.6" s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 | D.Δt="1.0" s时刻的波形图 |
如图12-3-5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 s时的波形图,图12-3-5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图12-3-5
A.v="20" cm/s,向左传播 | B.v="50" cm/s,向左传播 |
C.v="20" cm/s,向右传播 | D.v="50" cm/s,向右传播 |
如图12-3-4所示为一列波速为340 m/s、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图12-3-4
A.波的质点的振幅为1 m,周期为![]() |
B.质点M、P的位移总是相同的 |
C.这时质点M运动方向为+y方向,质点N的运动方向为-y方向 |
D.质点M、P的加速度总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