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
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不变的状态 |
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
C.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
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③ |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
C.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 |
D.细胞生活需要③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 |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