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图像,并调节至清晰 | B.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
| C.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 D.调节光圈及粗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 )
| A.甲=乙 | B.甲>乙 |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
|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
|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
| A.捕食关系 | B.竞争关系 |
| C.种内斗争 |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
|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
|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
|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
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
|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
|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
|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