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5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
A.5、10、5 | B.5、0、5 |
C.10、20、20 | D.10、0、10 |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
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
B.若X是DNA -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C.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