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 A.1000米 | B.2000米 | C.3000米 | D.4000米 |
图为“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两极地区最大 |
| B.南北纬60°附近气温年较差均较大 |
| C.赤道地区最小,随纬度的增加,气温年较差不断增大 |
| D.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与纬度呈正相关 |
60°N附近气温年较差超过40℃,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 B.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
| C.地势较高,温差大 | D.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 |
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给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l表明全球气温的变化只和人类活动有关 |
| B.曲线2表明全球气温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
| C.曲线2的变化和人类大规模植树造林有关 |
| D.两曲线不吻合,表明全球气温变化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 B.高山雪线上升 |
| C.全球陆地面积将扩大 | D.全球水资源更加充沛 |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力推进郊区城市化 | B.在沙漠地区大规模种树种草 |
| C.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 D.开展国际合作,防治水污染 |
某地经度为116°E,与该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 64°E | B.64°W | C.116°W | D.180°W |
一天当中气温最高时间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 B.正午 | C.午后2点 | D.下午4点 |
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 B.跨流域调水 | C.兴修水库 | D.防止水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