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组成的岩石,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岩盐属于
| A.岩浆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岩浆 |
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 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
| 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 D.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
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 | B.风化作用 | C.流水侵蚀 | D.人为破坏 |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少 | B.下渗量减少 | C.径流总量增多 | D.气候更加湿润 |
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 B.土壤肥力下降 |
| C.生物多样性增多 | D.自然灾害减少 |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 南方近岸海域② 城市近岸海域
③ 北方近岸海域④ 乡村近岸海域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 B.12月到2月 |
| C.3月到5月 | D.6月到8月 |
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 加剧污染程度③ 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 减轻污染程度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图左)。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 A.冬季暴雪 | B.台风频发 |
| C.多洪涝灾害 |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右)中的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森林景观出现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
|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
| 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
| 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