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22分)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A),并结合图B,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用圆圈标出乙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其发生原因?
(2)结合图B,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汉中盆地是著名的粮仓,人口稠密,因此古汉中(今汉中所在地)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新疆某局部区域图(图A)材料二:图A中甲→乙河段流量变化图(图B)
(1)棉田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
(2)棉田分布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描述其形成过程。
(3)描述甲→乙河段的流量变化,并分析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蔗喜高温、喜光、需水和肥量大,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 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
材料二:广东省1990~2010年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图甲),甘蔗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图(图乙)和等高线地形简图(图丙)。
(1)描述1990~2010年广东省甘蔗生产的变化特征。
(2)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地区,但其大型制糖厂从1990年的十来家减少到2010年的一家,请分析原因。
(3)有人建议在广东北部大规模发展甘蔗生产,以恢复广东省甘蔗主导生产区的地位。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区域图。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4.1%;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2)“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下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3)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4)说明图中A地所在地区与其东南部B地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